生態(tài)中國網(wǎng) >  道家文化 >  正文

何謂道家推崇的“化境”?

來源:禪說國學 時間:2021-03-19 17:52:22

字號

原標題:何謂道家推崇的“化境”?一切都獨具匠心,一切又自然無痕


? ? ? 《莊子》中有云:“指與物化而不以心稽,故其靈臺一而不桎?!钡兰易非蠹寄艿淖罡呔辰缡潜憩F(xiàn)自然,看不出什么痕跡來。斧鑿之痕是人工手段的拙劣敗露,而鬼斧神工的高妙是“斧”與“工”的消隱,和諧自然。


? ? ??《莊子·達生》上舉了個事例:東野稷善于馭馬駕車,本來已經(jīng)可以了就連造父也不會比他強了。但是,他卻還要去追逼馳逐,就過了頭。境界不到,所以要遭到失敗。


? ? ??然而工錘只是以手畫方為圓,但卻超過了規(guī)矩的方圓,就因為“指與物化而不以心稽,故其靈臺一而不桎”。他與東野稷不同的地方,在于自己順物之自然,漫不經(jīng)意,所以無是無非,無內(nèi)無外,無適無不適,成為瀟灑自在的人。


? ? ??人生在世,做事必然有進有退,不要刻意當進則進,當退則退,使對方看不出什么破綻,鉆不到什么空子。內(nèi)心無意,便能放松,顯得自然而然,沒有什么漏洞痕跡。


? ? ??列子也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他寫了一個“造父學車”的故事,強調(diào)自然“化境”的重要。造父一開始跟隨老師泰豆氏學習駕車時,所持禮儀十分謙卑,但泰豆三年也沒有教他什么。


? ? ??造父持禮更加謹慎,泰豆才告訴他說:“古詩說優(yōu)秀弓匠的弟子,一定要先學習做簸箕;優(yōu)秀冶匠的弟子,一定要先學習做皮衣。你先看我快步行走。如果能和我一樣地快步行走,然后才可以掌握韁繩,駕馭馬匹。


? ? ??造父說:“一切聽您的命令?!?/p>


? ? ??泰豆于是把木根立起來作道路,木柱上只能放一只腳,根據(jù)步伐大小放置,然后踩在木樁上行走,來回快跑,也沒有跌落下來。造父學習這個技巧,三天就完全學到手了。


? ? ??泰豆贊嘆說:“你怎么這么靈敏呀?掌握得真快??!凡是要駕馭馬車的,也要像這樣子。剛才你在木樁上走路時,踩得穩(wěn)的是腳,指揮者是心。


? ? ??把這推廣到駕車上,在協(xié)調(diào)韁繩和銜鐵的時候,快慢與口令相和諧,正確的指揮發(fā)于心胸之內(nèi),而掌握節(jié)拍在于手臂之間。


? ? ??體內(nèi)有了適中的思慮,身外符合馬匹的情性,所以能進退遵循繩墨,旋曲符合規(guī)矩,選擇道路,長途奔馳,氣力綽綽有余,這才是真正掌握了駕車的技巧。在銜鐵上得到信號,馬上就能在韁繩上有所回應(yīng);在韁繩上得到信號,馬上就能在手上有所回應(yīng)。


? ? ??在手上得到信號,馬上就在心上有所回應(yīng)。這樣就用不著眼睛看,用不著鞭子趕,心情閑適,身體正直,六匹馬的韁繩不亂,二十四只馬蹄的步伐沒有誤差,回轉(zhuǎn)與進退,沒有不符合節(jié)拍的。


? ? ??然后,可以使車輪之外沒有其它痕跡,可以使馬蹄之外沒有其它地面也照樣能行走,并沒有覺得山谷的艱險和原野的平坦,看上去完全一樣。我的技巧沒有了,你好好記住吧!”


? ? ??一切都獨具匠心,一切又自然無痕,這便是道家推崇的“化境”?!笆怯姓孥E,如不可知”、“超超神明,返返冥無”、“誦之思之,其聲愈稀”、“天然去雕飾”、“出神入化”、“道不自器,與之圓方”等等,后人的這些觀點,都體現(xiàn)了對道家自然無痕的“化境”理想追求的贊同與傳續(xù)。

*本作品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關(guān)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