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tài)中國網 >  新聞 >  正文

反對過度包裝,共識要變“共為”

來源:北京青年報 時間:2023-04-03 11:39:19

字號

3月28日,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發(fā)布《商品過度包裝問題研究和消費者感知調查報告》。報告顯示,80.7%的消費者對商品過度包裝持“多數(shù)情況反對”的態(tài)度,消費者對于商品過度包裝比較反感,認為會“助長奢華之風、不良消費風氣,造成環(huán)境污染、資源浪費等危害”。


每到傳統(tǒng)佳節(jié)或購物狂歡季,反對過度包裝的話題都會被沖上熱搜。經過這么多年的輿論熱議和相關科普宣傳,“反對過度包裝”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中消協(xié)專題報告中有關“80.7%的消費者反對過度包裝”的調查數(shù)據(jù),可以佐證廣大消費者對此已基本形成社會共識。有共識固然可喜可賀,但要把國民共識變?yōu)椤肮矠椤毙袆?,是一個至關重要和亟待破解的重要課題。


說到“過度包裝”之弊,人們總會聯(lián)想到“污染環(huán)境”“浪費資源”“增加成本”等問題。兩年前,某企業(yè)物流部門一名高管倒賣公司廢紙箱獲利68萬元,被判有期徒刑1年10個月,讓人們從另一個側面看到了過度包裝泛濫的嚴重危害程度。中消協(xié)此次調查報告顯示,消費者對于商品過度包裝比較反感理由,不約而同指向了 “助長奢華之風、不良消費風氣,造成環(huán)境污染、資源浪費”等危害。這也是我們旗幟鮮明反對過度包裝的民意與底氣所在。


不過,摒棄過度包裝的沉珂積弊,僅有“反對”態(tài)度還遠遠不夠,還需提升消費者認知過度包裝的能力和堅決抵制的行動。在消費者對過度包裝相關認知的盲點方面,中消協(xié)的調查報告顯示,雖然82.6%的消費者聽說過商品過度包裝,但66.0%的消費者不知道商品過度包裝的正確定義,92.2%的消費者不熟悉商品過度包裝的判別標準;消費者判別商品是否屬于過度包裝主要靠個人感覺,看是否是“欺騙式包裝”“豪華的包裝”是使用率最高的方法。


由此可見,判斷和認識商品過度包裝不是簡單的“感覺”問題,而是涉及十分復雜的專業(yè)知識和公共素養(yǎng)。2009年3月,我國首次制定《限制商品過度包裝食品和化妝品》強制性國家標準,對食品和化妝品過度包裝提出限制指標以及計算方法,并于2021年9月對此進行了完善修訂?!靶聡鴺恕奔仁菫槎伦≡趫?zhí)行過程中暴露出的漏洞與短板,同時也為適應網購市場出現(xiàn)的新情況。


比如,舊國標中有一個行業(yè)術語叫“初始包裝”,指直接與產品接觸的包裝。有企業(yè)就利用這一術語做文章,故意將初始包裝做大,內裝物很少;或將初始包裝做成不規(guī)則形狀,以提高初始包裝體積,降低包裝空隙率等等。新標準規(guī)定了包裝空隙率、包裝層數(shù)和包裝成本要求,以及相應的計算、檢測和判定方法,規(guī)范了31類食品、16類化妝品的包裝要求。盡管國家標準中計算包裝空隙率對普通消費者來說專業(yè)度過高,但普及這些標準能在一定程度上助益消費者的知情與維權。


消費者是過度包裝的最終受害者,反對過度包裝貴在社會的群防群治和消費者的務實維權。中消協(xié)為此提出的“八條建議”涉及標本兼治的各個層面,切中堵點并具有可操作性,期待引發(fā)更多輿論關注、務實研究并得以精準實施。

*本作品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