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tài)中國網(wǎng) >  古樹 >  正文

星移斗轉 古樹長安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時間:2023-07-27 15:35:46

字號

  是夜,秦嶺有風。


  空曠的夜空下,古柏向著群星生長,風吹著過去也吹著未來。蒼穹之上,一顆顆承載著文明印記的柏樹種子,在跟隨天宮二號遨游太空兩個月后,即將乘神舟十一號飛船回落到來時之地——中國,陜西。


  俯仰之間,古樹見證的是五千年中華文明的綿延不絕。


976f33f71691d974e9b6ea074b09a76d.jpg

陜西漢中市西鄉(xiāng)縣,一株黃連木古樹挺出云海之上,自然與人文底蘊在此交相輝映。楊寧遠攝


  宅茲中國 文明之源


  1963年,陜西寶雞的一位農民在整理后院時,意外發(fā)現(xiàn)一件銅器。這件有精美的高浮雕獸面紋的西周青銅器,就是被命名為“何尊”的國家一級文物。


  “何尊”內底部鑄有122字的銘文,其中“宅茲中國”就是“中國”一詞迄今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文字記載,是根植于中華民族子孫心中不可磨滅的字符。


  文字的出現(xiàn),被視為人類文明誕生的一個重要象征。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對周邊文明的影響深遠,更是一些文字的母字。談起漢字,中華文字始祖?zhèn)}頡是無法繞開的人物。而一株生長在秦嶺深山之中的古柏,則是對“倉頡造字”這一歷史最好的印證。


  古樹名木是綠色的國寶,是活著的文物。它們不僅是大自然的饋贈,也是祖先留下的寶貴財富,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科學、生態(tài)、景觀和經濟價值。全國綠化委員會第二次古樹名木資源普查結果顯示,全國5000年以上古樹僅有5株,均在陜西,這株秦嶺古柏王“洛南古柏”便是其中之一。


  秦嶺和合南北、澤被天下,是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征。


  從西安向秦嶺南麓出發(fā),沿著蜿蜒的山路前行,一路所見皆是溪水環(huán)繞、樹木茂密之景。臨近正午時分,我們來到商洛市洛南縣的“洛南古柏”所在地。


  遠觀古柏,便被它高聳挺拔的蔥郁姿態(tài)吸引。古柏長勢良好,細觀其軀干遒勁有力,顯示出勃勃生機。驕陽灼燒著大地,站在古柏樹下,瞬間感覺清涼之意襲來。古樹已被圍起了欄桿保護,一旁還立著古樹保護責任公示牌。


  看到有人在古樹前徘徊,一位村民忙前來問詢。相互一交流才得知,他正是這棵古樹的專職巡護員,名叫孟建明?!懊磕陱倪^年到正月底,來這兒看古樹的、祈福的,特別多。據(jù)說有求必應咧?!崩厦线呎f邊帶著我們繞樹行走,尋找一個合適的觀賞角度:“你們看,那地方像不像一個龍頭?”順著他手指的方向,可以看到樹的主干分叉處,有一分枝狀如龍頭,泛白的柏皮似乎是龍鱗,其上樹干起伏、狀若游龍,便也不難理解百姓對此樹的敬畏之情。


  “這株古柏樹高23.1米,樹圍8.2米,平均冠幅25.7米,是秦嶺發(fā)現(xiàn)的最大古側柏。近年來古樹的保護力度越來越大,古樹外建起了欄桿,對古柏周圍植物開展病蟲害防治,樹上也不能再懸掛纏繞紅布條等祈福的物件了?!甭迥峡h林業(yè)綜合服務中心何偉南介紹道。


一位戴草帽的老人朝著古樹的方向走來,如果不是老孟介紹,很難看出他已年近九旬。他叫張志奇,是村里的老支書:“我從小就在這樹下耍,柏樹長起來慢得很。我看過《洛南縣志》,據(jù)記載這樹元朝至正元年(1341年)丈八粗,清朝道光三十年(1850年)知縣陳作樞測得徑圍二丈三尺。傳說這樹是倉頡當年在洛南任職時種下的?!?/p>


  據(jù)古代典籍記載,倉頡受鳥獸足跡的啟發(fā),他仔細觀察各種事物的特征,譬如日月星云、山河湖海,以及各種飛禽走獸,按其特征畫出圖形,創(chuàng)造文字。他創(chuàng)造了象形文字后,突破了當時“結繩記事”的局限,使中華文明迅速傳播和發(fā)展,因而被尊奉為“中華文祖”。


  倉頡造字的傳說,不光流傳于山野,也被奉于廟堂之上。


  陜西省渭南市白水縣,便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倉頡廟。傳說倉頡生于白水,造字洛南,兩地有不少歷史遺跡留存。正如連綿不斷的秦嶺山脈遙相呼應,遍地的倉頡傳說也相互印證了這段歷史傳說。


  2010年,聯(lián)合國為紀念“倉頡造字”對人類的貢獻,將谷雨節(jié)氣確定為“聯(lián)合國中文日”。


  每年的谷雨節(jié)氣,白水縣倉頡廟都會舉行祭祀文祖的儀式。在這里,生長著48棵千年以上形態(tài)各異的古柏樹,其中一棵樹齡高達5000年的古樹相傳為倉頡親手所植,名曰“倉頡手植柏”。它的樹干猶如飛流直下,卷起浪花無數(shù)。因其紋理如奔騰的河流一般,亦被學者稱為“文化之源”。


  倉頡廟古柏群前的一塊石碑上,還鐫刻著這樣一道軍令:“凡我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zhàn)軍的全體指戰(zhàn)員,均須切實保護文物古跡,嚴格禁止攀折樹木,不得隨意破壞?!碑斈?,西北野戰(zhàn)軍在白水縣武莊村召開黨代會。開會期間,一名炊事員看到倉頡廟里多柏樹,便將一些樹枝鋸下,拿回炊事班燒火。司令員彭德懷得知此事,嚴厲批評戰(zhàn)士缺乏文物保護意識,并提筆寫下這道命令。


  “為了更好地保護倉頡手植柏,我們對倉頡手植柏實行‘一樹一策’保護。每年對古柏病蟲害情況進行不少于兩次監(jiān)測,同時扎實做好防蟲、防火、防雷、防風、防人為破壞等,全力保障古樹名木健康生長?!蔽寄鲜邪姿h林業(yè)局楊建平表示。


  作為中華漢字文明的精神標識和實物象征,“倉頡手植柏”翠葉如蓋,令人馳想歲月的遙遠,回味文明的歷程。


fece76d30d0395025eb0139e4d77f090.jpg

“黃帝手植柏”表面生長著苔蘚和瓦松,是林內水分充足濕度高的表現(xiàn),表明樹木生長環(huán)境良好。王江江攝


  民族根脈 傳承不息


  倉頡,黃帝之史官。黃帝,人文之初祖。


  司馬遷在《史記》中載,“黃帝崩,葬橋山”。黃帝是5000年中華文明的符號之一,黃帝陵是全球華人的精神圣地。數(shù)千年來,祭祀黃帝從未中斷。從夏、商、周到秦、漢、隋、唐、宋、元,一開始人們將黃帝作為天神、帝王祭祀,后來更多地將黃帝作為祖先祭祀。


  在黃帝陵軒轅廟正殿的左側,有一棵柏樹距今已有5000多年歷史,相傳為軒轅黃帝親手栽植,故稱“黃帝手植柏”??梢哉f,這棵樹見證了中華民族的發(fā)展歷程,至今仍蒼翠挺拔,枝繁葉茂,顯示出無比強大的生命力。


  “1982年,英國林業(yè)學家羅皮爾一行在考察了27國的柏樹后,來到軒轅廟看到此柏,贊譽其為‘世界柏樹之父’?!闭凳罴伲瑏韰⒂^的各地學子絡繹不絕。聽罷導游的介紹,大家紛紛同黃帝手植柏合影留念。


  每年,數(shù)以百萬的海內外炎黃子孫前來黃帝陵謁陵祭祖,而朝拜古樹,瞻仰其風采,成為必不可少的內容。蒼翠的古柏群與黃帝陵園、軒轅廟院融為一體,交相輝映,使整個黃帝陵景區(qū)更顯古樸雄偉、莊嚴肅穆。


  在這棵“世界柏樹之父”的周圍,種滿了歷朝歷代的柏樹,并且得到了很好的保護。根據(jù)現(xiàn)保存的碑石記載,人們早在唐代就在橋山上開始大規(guī)模種植柏樹。如今橋山上千年以上的柏樹就有3萬多株,是我國現(xiàn)存面積最大、保護最完整的古柏群。


  走近“黃帝手植柏”,在四周的圍欄下方,可以看到鋪陳著一些管道?!斑@是進行水分管理,這樣可以保證古樹保持適度的含水量。下雨的時候不至于水分過量?!秉S帝陵管理局護林科科長李小軍介紹道。


  除了“黃帝手植柏”,黃陵縣還有“保生柏”“老君柏”兩棵5000年樹齡的古柏。陜西省黃帝陵文化園區(qū)管委會和黃陵縣委、縣政府始終把古柏保護作為重點工作,有力有序、持續(xù)有效落實各項保護措施。2011年11月,邀請10余名林業(yè)專家,制定了《黃帝陵古柏保護工程試點實施方案》,先期對軒轅廟西院5株古柏(包括保生柏)開展復壯試驗。根據(jù)復壯試驗成果,2017年按照專家指導意見,對黃帝手植柏實施了擴盤、支撐加固等可行性保護措施。今年5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古樹專家團隊,利用TRU樹木雷達等先進無損檢測技術,對“黃帝手植柏”“保生柏”進行健康體檢診斷,其葉色、冠幅、樹體、根系等關鍵性指標較2017年穩(wěn)步向好。


  “比如說,研究人員要對不同深度土壤溫度、含水量,古柏葉綠素、氮含量、葉面濕度、溫度進行監(jiān)測。為了確保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客觀準確,每次監(jiān)測冠緣線及冠層內不少于64組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土壤監(jiān)測數(shù)據(jù)不少于20組,通過長期跟蹤監(jiān)測,對不同生長季節(jié)數(shù)據(jù)對比分析,判定樹木的健康狀況?!崩钚≤娬f。


  為更好保護古樹名木,黃陵縣健全完善古樹名木管護責任體系,調整充實了由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的全縣古樹名木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分別成立3株古柏保護工作專班,常態(tài)化開展巡查巡護,按照技術規(guī)范定期開展氣候、土壤、病蟲害、樹池、樹冠等健康監(jiān)測和日常養(yǎng)護。完善了3株古柏專用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24小時實時監(jiān)測古柏生長情況。


  開枝散葉 蔚然成風


  人保護著樹,樹也滋養(yǎng)著人。古樹與民生福祉密切相關,其優(yōu)良的基因也為人們帶來了豐厚的經濟價值。


  在陜西省富平縣境內,有一棵千年古柿樹,當?shù)厝藗髡f這棵樹曾被冊封為“凌霜侯”。富平縣境內有帝陵10處,其中唐帝陵有5座。位于富平曹村鎮(zhèn)金甕山麓馬家坡的豐陵,是唐順宗的陵寢。這棵千年古柿樹,據(jù)說當年修豐陵的時候就有了。


  傳說在元朝末年,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落難時,曾從老家安徽鳳陽皇覺寺流離乞討落腳在豐陵。那時正值深秋,饑寒交迫的朱元璋,幸好以這棵古柿樹上熟透了的大尖柿子充饑活命。后來,朱元璋命當時的富平知縣張得先,在馬家坡精選柿樹苗送往京城,并栽植在皇宮御苑供他回味享用。不僅如此,朱元璋還曾專程回富平故地重游,并將自己身上的黃袍脫下披在那棵大柿子樹上,冊封富平的這棵柿樹王為“凌霜侯”。


  “4月25日我們召開了合作社社員大會,根據(jù)2022年度生產經營情況,最終給社員分紅105231元?!备黄娇h大福柿子專業(yè)合作社負責人王博星介紹道。這些年,富平以生態(tài)文明建設推動林業(yè)產業(yè)發(fā)展,走出了一條甜蜜的致富路。“我們的柿子產品訂單,甚至已經出口到韓國、日本等地,極大地帶動了本地人口的就業(yè)?!备黄娇h金翁農業(yè)負責人楊一凡感嘆道。


  在陜西富平,柿染成為一項新型產業(yè)。柿染即柿漆染色工藝,是利用發(fā)酵的青柿汁對紡織品進行染色的傳統(tǒng)手工技藝,原于自中國民間,具有悠久歷史。被用作漆器、布料、涂木、線繩、家具、扇子等,最早可追溯到唐代。


  陜西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植被茂密,山川形勝,自然也造成古樹名木群分布廣泛。


  近年來,陜西多措并舉,扎實推進古樹名木保護工作,出臺了《陜西省古樹名木保護條例》,促進古樹名木保護工作邁上制度化、規(guī)范化軌道。同時,將古樹名木保護納入林長制考核,確保各項措施落實落細。


  摸清古樹名木家底,建立古樹名木信息管理平臺,實行掛牌保護、動態(tài)監(jiān)管。加強日常養(yǎng)護和搶救復壯。明確古樹名木養(yǎng)護責任單位、養(yǎng)護責任人,開展瀕危衰弱古樹名木搶救復壯,“十三五”以來,組織專家救治瀕危古樹20余棵、衰弱古樹80余棵。


  創(chuàng)新古樹擴繁保護。實施古樹名木擴繁保護工程,成功獲得“黃帝手植柏”實生苗和組培苗,并進行太空育種,建立重點古樹遺傳基因保存延續(xù)新模式?!包S帝手植柏”種子遨游太空返回后,部分種子入駐陜西省珍稀樹種種質資源庫,用于保護、培育和科學研究。


  如今,在“黃帝手植柏”旁邊,人們還可以看到另有一棵小柏樹。那是2013年“黃帝手植柏”的種子落到地面上長出的新苗,這說明5000多歲的柏樹仍然有繁殖能力,彰顯出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的強大生命力。


  而那些遨游太空后返回的柏樹種子,在科學家們的選育和培植下長勢良好,有些已長到兩米多高。(記者:王江江)

*本作品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