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tài)中國網 >  技術 >  正文

塞罕壩二次創(chuàng)業(yè):從機械化造林到智慧化經營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2021-09-09 09:53:55

字號

 “要傳承好塞罕壩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實生態(tài)文明理念,再接再厲、二次創(chuàng)業(yè),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上再建功立業(yè)?!绷暯娇倳浫涨皝淼饺眽螜C械林場尚海紀念林時如是強調。

  從一開始采用拖拉機大規(guī)模造林,到如今引進“空天地”一體化信息技術精細化管理森林,塞罕壩機械林場從建場之初就植入了科學求實的創(chuàng)新基因。如何發(fā)揚塞罕壩精神,在新征程上再建功立業(yè)?

  “在塞罕壩機械林場二次創(chuàng)業(yè)中,中國林科院在落葉松高效培育技術、遙感技術監(jiān)測、森林濕地資源價值評估、森林防火關鍵技術應用,以及林業(yè)有害生物技術防治等方面均注入科技力量,尤其應用的一些先進的信息化管理技術,為塞罕壩森林資源的智慧經營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撐?!敝袊挚圃涸洪L劉世榮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新技術為塞罕壩森林經營方案提供基礎支撐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守攻回憶,塞罕壩建場之初,中國林科院經營室的一名職工張國秀就隨愛人上了塞罕壩,為塞罕壩的技術造林提供技術研究,中間兩個單位一直保持著合作關系。

  如今,由張守攻主持的“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落葉松高效培育技術研究,其中一個重要實驗示范基地就選在了塞罕壩。

  項目團隊在傳統(tǒng)目標樹定性化辨識指標的基礎上,利用機器學習和選擇概率模型相結合的方法,構建了目標樹定量化選擇模型,提出生產中便于操作的半畝小樣圓目標樹作業(yè)法。應用該成果經營后的落葉松林分,40年后每公頃蓄積量可達到193立方米,較傳統(tǒng)對照經營提高16.2%,大徑級目標材種比例達50%以上,為大徑材培育提供了技術保障。在項目成果的支撐下,《塞罕壩機械林場森林經營方案(2021—2030年)》編制完成。

  落葉松空間分布監(jiān)測實現三維可視化

  “在這個系統(tǒng)軟件界面,我們不僅可以看到全國和各省的落葉松森林資源分布,還可以直觀地看清塞罕壩機械林場每一棵落葉松的生長狀況,這是我們在塞罕壩剛剛測試完成的技術應用成果。”中國林科院資源信息研究所研究員龐勇一邊操作一邊介紹。

  在落葉松高效培育技術研究“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的部署下,龐勇團隊主持的第四課題“多尺度落葉松人工林生長預測技術”將塞罕壩作為重要實驗示范基地。

  課題在塞罕壩建立落葉松林精細研究區(qū)2000畝,采集地面和機載高分辨率遙感數據,并基于現代生物學技術、空間信息技術和大數據建模分析技術,突破了系列機載激光雷達和高光譜數據處理技術,實現了落葉松單木及林分的信息提取和快速鑒別。

  “這些遙感與林學技術的集成與應用,可以提供塞罕壩林場經營前后三維可視化的落葉松空間分布圖,實現單株、林分、林場尺度的落葉松生長監(jiān)測,支撐氣候變化背景下落葉松人工林生長預測和高效培育技術措施的實施成效評價?!饼嬘抡f。

  科學評估森林濕地資源價值

  為科學評價塞罕壩機械林場建設成就,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中國林科院定期為塞罕壩機械林場開展森林濕地資源價值評估,到目前為止已經連續(xù)開展了3次。

  項目負責人中國林科院科信所所長王登舉介紹,塞罕壩機械林場的森林濕地資源價值評估,以國際國內主流的資源環(huán)境經濟核算方法為基礎,結合塞罕壩機械林場的具體實際,建立了系統(tǒng)完善的評估指標體系,對塞罕壩機械林場森林濕地資源的資產價值(存量)和生態(tài)系統(tǒng)服務價值(流量)進行了定量評估,同時對產生的社會效益進行了定性評估。

  “2020年,塞罕壩的森林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服務價值為每年155.95億元。森林和濕地每年的涵養(yǎng)水源量為2.84億立方米,相當于4.7個十三陵水庫的蓄水量。森林和濕地每年的二氧化碳固定量達到86.03萬噸,相當于抵消了86萬輛家用燃油小轎車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生態(tài)旅游收入5.6億元,拉動綜合旅游消費10.61億元。”王登舉說。

*本作品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
關閉